上周末2021金瞳奖上,中视频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。

现场,《中视频,刚刚好》圆桌环节,巨量引擎品牌市场负责人曹晨晨、西瓜视频运营负责人姚帅、西瓜视频创作人/知名自媒体人大能、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CEO肖明超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学系副主任王水等行业专家的探讨,让大家看到了关于中视频的另一种全新可能性。

结合大咖们的讨论,我们总结了品牌入局中视频的66个理由,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!

  1. 视频,正在和直播一样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功能。
  2. 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在高速增长,但是蛋糕不会再扩大了。长视频、短视频、中视频都有各自的形态。中视频和其他内容形态并非替代关系,更多是在新媒介和消费环境变化下各司其职、协同作战的合作。长视频做IP内容,短视频做流量爆款,中视频给了企业1~30分钟充分的时间,让你讲述你的产品、公司形象。
  3. 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说,短视频过于碎片化和娱乐化,中视频是垂类进阶的必然。
  4. 2019年时,仅有快手和抖音放宽时长,支持上传5分钟以上视频,但如今,微博、知乎、百度、小红书等平台纷纷跟进中长视频,就连微信也对视频号开放了更多的能力,上传视频的时长允许超过1分钟,并增加了弹幕功能等等。你很难不承认用户对中长视频的固有需求。
  5. 2020年,西瓜视频率先提出中视频概念。时长上,中视频主要是1~30分钟的视频内容,在这个时长里,创作人可以完整地讲述一个事情,表达更加连贯、从容,用户也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,加深记忆。
  6. 实际上,在西瓜视频提出中视频这个概念之前,大家已经做了很久的“中视频”。大家还记得那个长视频纷争时代下的《万万没想到》和《暴走漫画》吗?
  7. 目前1分钟以上的视频观看时长占抖音总时长的比例已经超过20%,用户深度内容消费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。
  8. 如果说短视频是打头阵,在漏斗模型中打开足够的流量,那么中长视频就在承接漏斗下方的流量,把这些打开的开口的内容承接到中长视频上,这更能解释清楚品牌力、产品力在什么地方。
  9. 如果说短视频是快餐,长视频是节假日和年度大餐,那么中视频就是日常便饭,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碎片化而导致的信息不全、片面化等问题。
  10. 中视频,无关时长。一分钟以下的短视频有它的生产方式,1~30分钟的中视频也有它的生产方式。单独通过延时不可能把用户维护好,有新的内容生产者出现,就会有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出现。
  11. 在电商平台上,用户花钱是为了去交换好货。而在视频平台,用户花时间是为了去交换好内容。通过内容,两者是可以互相打通的。
  12. 在一份报告中,各种倍速中,使用1.25倍速、1.5倍速、2倍速的用户相对较多,分别占5.6%、7.3%、6.4%,而剧情太拖沓或不喜欢、时间有限提高看剧效率则是用户对观看速度选择的两大主要原因。可见,即使是面对长视频,用户也在有意将其当作中视频来观看。
  13. 视频“太短”和“太长”对创造者而言都很折磨,最适合创造者讲清楚一个故事的,并不是15秒,不是1分钟,一个普通人讲清楚一个故事,就是5~10分钟。
  14. 中视频创作是有一定门槛的,时长限定了有质量的内容才能进来。
  15. 从商业转化角度看,中视频种草的可能性更高,更容易做到品效协同。
  16. 上个月,西瓜视频发起中视频伙伴计划。视频内容可以一键发布到西瓜视频、抖音、今日头条三端,并获得这三端的流量收益。这也是抖音首次开通流量分成计划。
  17. 在西瓜视频之类的很多平台中,做一个微真人秀、微纪录片,相对而言可以得到平台更多的支持。平台是欢迎高质量、有价值的内容的。
  18. 中视频核心的价值有三点:第一个内涵,第二个是体验,第三个是获得感。
  19. 机会转瞬即逝,西瓜视频宣布投入20亿元补贴优质创作者,这对品牌和创作者都是难得的机会。
  20. 在内容视频化的时代,用户花在视频上的时长不断提升。2020年12月腾讯系App的使用时长占比同比下降6.7%,而字节系和快手系App使用时长占比均同比提升约3%。
  21. 中国网民已达9.8亿,网络视频用户占比93.7%。预计2023年,全球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0亿。2020年,视频占整个互联网流量82%。全年全球用户使用在线视频应用花费时间近1万亿小时。
  22.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今年,西瓜视频联合抖音发布了电脑端专业版剪映,已经成为西瓜视频官方创作工具,它让专业视频的生产门槛变得更低了,强烈推荐大家下载。生产力的解放意味着市场的大爆发。
  23. 横屏切换、弹幕互动、VR游戏沉浸等,中视频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已经崭露头角。
  24. 据西瓜视频统计,过去一年,有超过四百位创作人年入百万,通过平台接到商单的作者数较去年翻5倍,最高单条金额达到40万元。
  25. 短视频更利于传播,中视频信息密度更强,在这方面,同为字节系的抖音和西瓜视频有着很强的互补价值。
  26. 调研显示,观看中视频的TOP6用户,可以分为打工人、中高层管理人员、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、自由职业者、蓝领群体以及创业者,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,更是消费主力军。
  27. 短视频已经帮助品牌打中消费者,而中视频更能帮助品牌打动他们,助力品牌故事的“质感表达”,同时中视频可以更好的将品牌内容IP化。李子柒就是典型的案例。
  28. 在YouTube,视频时长有“短(小于4分钟)”和“长(大于20分钟)”两项,以YouTube的“中视频”定义即5~20 分钟计算。观察B站近期的各分类排行榜,绝大多数热门视频均落在这个时间段内。以YouTube为例,在其当前超52亿的视频存量中,前25万个频道里视频平均长度为13~14分钟。
  29. 互联网流量饱和、红利见顶、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大背景下,中视频正成为各大平台竞相进入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平台有意扶持,就是品牌入局的最佳时刻。
  30. 中视频对品牌最大的营销价值在于塑造和构建场景化思维,制造强代入感,加强种草深度,促进用户行为转化。
  31. 抖音出现之前短视频为什么没有火?平台扶持和个性化算法推荐是占据决定性作用的因素。如果说抖音定义了短视频,那么如今西瓜视频正在试图定义中视频。
  32. 我们正处于从二维向三维跨越的阶段,图文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了,视频本就是大势所趋。
  33. 一定程度上,短视频行业的“内卷”正在逼着优质创作者和品牌们进入中视频这个蓝海。
  34. 如今的中视频,其实颇有当年微信公众号爆发前期的模样,不缺内容,不缺创作者,不缺愿意花钱的品牌方,不缺用户,只需要有一个将这整个链条做成闭环的平台而已。所有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  35. “双微一抖”之后的下一个流量洼地,视频化内容的短中长配置。
  36. 所谓红利,无非是你的决策和平台决策能否形成最大化的共振罢了。创作者在对趋势的判断上一定要提前预判平台的动作。
  37. 据说有一位知识领域创作人,跟某平台签约当天,就用这笔钱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。“钱景”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前景。
  38. YouTube2019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151.5亿美元,相比短视频,因为时长增加,信息量和价值度的提升,优质中视频的变现能力会更强,无论是广告模式,还是积累粉丝、转化变现等。
  39. 如果你仔细观察趋势,会发现短视频向上,长视频向下是一定的,即使没有人去定义中视频,这个细分市场一定会是事实存在的,且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。
  40. 布局中视频建议和短视频做差异化,比如短视频不能满足的科普类、知识类、技能类等领域,还有较大机会。
  41. 中视频更适合运营一个长线、高质量的个人IP,这和短视频领域追求单个内容热度不同。
  42. 单个领域的卡位很重要,看赶海就去西瓜视频,曾经一度成为西瓜视频的阶段性“定位”,为之后拓宽更多视频领域打下了很关键的基础。
  43. 用户选择观看中视频无非是这几个目的,轻知识、小谈资、追潮流、助消费、拓视野。这是用户从kill time到save time的转变过程。
  44. 从价值属性来讲,短视频营销多在碎片化时间,传播更快。但在广告和内容营销的植入上不大,中视频的营销性会更强,但它的传播速率会相对慢一点。
  45. 在西瓜视频拥有280万粉丝的“滇西小哥”拍摄美食视频时,很多镜头都会因为云南乡下的苍蝇入镜重拍很多遍。而西瓜视频团队已经可以尝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,比如能够设计识别苍蝇模型的程序,达到一键处理的效果。
  46. 我很喜欢西瓜视频对中视频的一个描述,叫“刚刚好”,不仅是时长,更重要的是“节奏”,内容更轻,获得感更强,带给用户的信息价值更高。
  47. 想要做出好的中视频,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,还要有一定的轻知识,要有泛专业。轻知识,最重要的觉得是说服力,就是可信。
  48. 中、短视频背后的逻辑是人,是网红IP和MCN的急速成长和商业价值,而不是把视频剪短,然后全站导入流量。
  49. 从实战的角度,长中短三“频”共进是比较合理且得到充分验证的。比如影视剧、电影的宣发,就很好地利用了长中短三类视频的优势互补。
  50. 中视频在品效合一方面的可能性也许不止与品牌植入,比如种草剧和IP互动剧,通过构建消费场景并充分展示消费决策信息,在剧情中让用户完成购买行为。
  51. 中视频本质上属于内容驱动型领域,优质、持续、差异化的内容供给是平台制胜的关键。
  52. 除了给钱,西瓜视频还做了什么?官方数据显示,西瓜大学已经举办了12期,培训了2.8万人。如果按作者从一个小白到普通(成熟发文)/优质(质量好)作者转化的效率来看,不加入大学转化为优质创作者的效率是12%,而加入大学则是27.57%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  53. 中视频这种类型的出现,其实是探索有没有更好的增强心智的可能性,非曝光的品牌性质的可能性。
  54. 任何领域的先发优势都至关重要,越早进入中视频,越早转型,内容创造能力足够强的是能够占据一定地位的。
  55. 通过视频中的购买、体验、分享与展示,可以极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,再购买、分享等,这种行为逐渐形成了一种销售闭环。
  56. 中视频越垂直,越深度,就越能帮助品牌将优质内容转化为品牌流量,破圈更多新场景。
  57. 去年2月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出反对内容“注水”、规范剧集长度的研究之后,网络剧的内容更加精炼,叙事也更加紧凑了。网剧向短也是大势所趋。
  58. 中视频的存在让原本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普惠更多人,比如教师李永乐,他通过科普视频让科学知识被更好地传播,是他作为老师的更大价值。这类知识分享类中视频,比想象中更受欢迎。
  59. 不同于品牌在短视频中的商业化只能是生硬的露出,中视频还有更多形式可以探索,和其他所有的营销方式一样,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需要拼产品露出和品牌曝光。结合创作者自身的故事,将品牌倡导的精神在视频中体现,这种形式也很容易唤起受众共鸣。
  60. 除了流量变现之外,创作者的另一大心病就是原创维权,西瓜视频最近推出的“中视频伙伴计划”还包含了“版权托管服务”。作者可将视频版权在西瓜视频、抖音、今日头条进行托管,如有其他平台发布侵权内容,平台代维权,同时视频收益还能提升1~2.5倍。相比于举证、核实等多个繁杂环节,“版权托管”服务更加轻量直接。
  61. 中视频对应的用户需求是用户既想要获取更多信息,同时又想要更高的效率。这些“刚性”需求在产品测评、美妆科普、学习技能等类型的内容中尤为明显。
  62. 西瓜视频与新榜联合发布的《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》中显示:近一年高频消费中视频的用户达6.05亿,网民渗透率64%,即每5个网民中就有3个用户高频消费中视频。
  63. 绝大多数官媒也已经认可,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科普等内容的重要载体与高效传播手段,可以有效推动儿童安全教育、反诈骗等知识普及。
  64. 中视频已经成为链接长、短视频的重要途径。未来比拼的也许是短中长视频相互配合和布局的能力。
  65. 从营销角度,中视频能在满足用户“获得感”的同时,让品牌、产品讲好“走心”的故事。
  66. 评价中视频的核心指标是“浓度”,即专业有层次感的信息浓度和有故事、有触点的情感浓度。